內容來自sina新聞
港報內地建築業民工是 底層中的最底層
香港《南華早報》網站3月17日發表題為《建築業農民工是"底層中的最底層"》的文章。文章稱,53歲的劉西梧(音)在18歲那年第一次離開河北老傢,去北京修鐵路。
30多年過去瞭,他仍然要離開傢鄉,前往另一個招募建築工人的城市工作。目前約有4000萬名像他一樣的建築業農民工湧入城市。
劉西梧說:"農民工脾氣好,別人想騙就騙,想欺負就欺負。我們不會還擊。我們農民工是社會最底層,我們建築業農民工做著最底層的工作。"
文章稱,隨著中國的高樓越來越高,酒店越來越豪華,運輸系統越來越發達,劉西梧說他還會繼續在建築工地幹上10年左右,或者說直到沒有人雇他為止。
劉西梧說,他的傢鄉在太行山一個山谷裡,曾經是革命老區。他是在上世紀80年代離開傢的,當時政府剛開始允許農民去城裡打工。他說,上世紀90年代的薪水大約是每天3元人民車貸銀行照會幣。
他說,建築工人經常領不到工資,就算完成任務也不行,一直到21世紀頭幾年都是這樣。有時還會被打。但是,不得不繼續幹,要不然就沒錢拿回傢。
劉西梧說,現在真正拿到薪水的時候比過去多,生活條件也比過去好瞭。
文章稱,但是,不是總有活幹。而且仍然沒有勞動保護,大多數公司不簽勞動合同,沒有給這些工人上任何種類的保險。工資遭拖欠和低於雇主承諾水平的現象仍然很常見。暴力行為也時有發生。
他說,尋求法律保護太費錢,也太費時間。他有時覺得自己命不好。他說,靠種地沒法養活一傢人,外出務工仍然是唯一的出路。
劉西梧說:"我們的優勢是隨時可以提供勞力。"
劉西梧表示,他很幸運地熬過來瞭,而且以村裡人的標準看,"他幹得挺不錯"。他的大女兒已經結婚瞭,現在北京工作。另一個女兒正在讀書。他還有一個兒子在專科學校就讀。劉西梧說自己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賺足夠的錢,為他的孩子們在城裡買房。
他說:"隻要我的孩子們有前途,我就知足瞭。不希望下一代再做農民工瞭。"
外媒說,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稱,2014年有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離開東部地區,中西部較低的生活成本和離傢近,使很多農民工抵住東部稍高薪水的誘惑。
據路透社網站2月20日報道,當日公佈的數據顯示,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農民工數量在2013年同比減少瞭0.2%,而中部地區的農民工人數則相應增加瞭9.4%。
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楊志明表示:"盡管中西部地區務工收入比東部地區低10%左右,但由於離傢較近、生活成本低、便於照顧傢庭等因素,使得中西部地區就業的吸引力在增強。"
報道稱,農民工向內地的轉移也反映出企業和工廠向中國西部搬遷、充分利用其成本優勢的趨勢。例如,世界最大的電子代工企業--富士康集團將其主要工廠遷至河南和山西等地。
新聞來源http://dl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4-03-19/08352651760.shtml
2016公務員房貸
- 本利攤還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 實價登錄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 車貸利率多少算高信貸年息汽車貸款高雄旗山汽車貸款
- 雲林林內農地貸款 高雄茄萣房貸 澎湖縣借貸利率計算
- 房屋貸款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 首次購屋優惠房貸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 2016貸款全省皆可處理